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

公共交通新标准开道 一卡通全国还要多久?

  只需一张IC卡,就能刷遍全国公交车、地铁、长途客运、轮渡,在外地乘坐公共交通再也不用到处找零钱了。这一场景我们已经设想多年,可是至今仍未实现。要求全国公交一卡通异地联网的呼声日渐高涨,国务院也发布了《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要逐步实现跨市域公共交通“一卡通”的互联互通。上有政策、下有需求,联网进程为何还是推进得如此之慢?

标准的双刃

不同城市或者区域之间的公交卡技术标准各异,成为公交一卡通一地互联的主要“壁垒”。那为何不早出台全国统一技术标准呢?

实际上,全国统一标准早已存在。记者调查得知,早在2002年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设的企业单位——IC卡应用服务中心就首次发布了公交IC卡技术标准CJ/T166-2002;2008年12月,该中心再次发布了公交IC卡技术标准CJ/T304-2008,但因该标准与此前2002年发布的标准不相兼容,导致绝大多数城市未采用该标准;2010年,该中心第三次发布公交IC卡技术新标准,该标准再次不兼容前面两个版本。

IC卡应用服务中心发布的三次标准前后不兼容、不统一,为互联互通造成了巨大障碍,标准也显现出负面作用,导致今天不同城市采用不同的公交卡技术标准。很多城市不愿意频繁更换机具设备或者升级软件,多沿用老标准;一些具备技术条件、资金支持的大城市,名义上采取了IC卡应用服务中心发布的标准,但实际上使用的却是自定义标准。

此外,2008年大部制改革后,公共交通管理职能从住建部划归交通运输部。IC卡应用服务中心此后虽然变更了两次标准,但作为没有管理职能的企业单位,缺乏将新标准推广到全国应用的行政能力。

由于IC卡应用服务中心提出的公交IC卡技术标准并不是一个事实上的标准,实现全国异地联网自然也就十分艰难了,直到2012年7月,只有上海、宁波、绍兴、湖州、台州、常熟、兰州、白银8个城市实现了“一卡通”互联互通,这8个城市级别不一,区域上也不够集中。

为此,交通部历时3年,组织相关技术专家、政府管理部门、公交卡企业、公交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制定了公交IC卡及一系列行业新标准,于2012年12月提出《公共交通IC卡技术要求》(征求意见稿),并在2013年3月31日前广泛征求各界意见,希望设立一个面向卡厂商开放(按照标准生产就可以投用)、又有全国推广意义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统一潜力的公交卡标准。

将公交卡纳入监管体系

作为交通部制定、推广新标准的主要负责人,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蕴在接受采访时指出,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作为一家企业,只能做到推广标准,却无法保证标准的有效执行——这需要统筹规划一整套的检测和监督体系,一方面需要技术上的支撑,另一方面也需要体系、制度、管理上的配合,这是一家企业无法做到的。

“过去IC卡服务中心将密钥直接卖给一卡通运营公司,是一个公司对公司的过程,直接绕过了交通主管部门,公交卡管理游离于交通管理体系之外,导致交通部都无法掌握刷卡数据,存在监管漏洞。我们会在这次推广交通部新标准时,将新公交卡的管理纳入到交通行业管理体系中来。”杨蕴提到,目前中国的IC卡大多为CPU智能卡,其中含有大量有效数据,通过分析市民刷卡数据,可以辅助交通主管部门进行决策,例如发放公共交通补贴、分析出行量和交通需求、进行路线规划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,为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。

使用过去由IC卡应用服务中心制定的标准,对于公交运营商而言,除了要向该中心缴纳每张卡0.3元的审核费,还涉及其他费用;而对于公交卡生产企业(简称“卡企”)而言,不同的技术标准意味着它们每为一个城市服务,几乎都需要重新投入资金改变生产体系。杨蕴说:“交通部推出这个全国统一、面向卡企开放的标准后,运营商无需缴纳,按照标准生产后即可使用,将有利于公交IC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共赢,一同升级。”

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现有3.2亿张存量公交卡,要想将这些旧卡全部淘汰,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淘汰旧卡时所形成的浪费?对此,杨蕴解释:“很难估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过渡到新标准。现在一是将新发的卡逐渐向统一标准过渡,当市民有异地出行的需求时,就可以来换一张新卡;二是刷卡终端兼容新旧两种卡。现在各个地区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升级步骤。”

岭南通模式

为推进新标准实施,交通运输部选择了广东、江苏两省作为“全国一卡通互联互通示范工程”。杨蕴认为,广东岭南通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。

在2011年之前,广东省同样存在“多卡并存、多卡不通”的无序局面,为此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于2011年6月部署成立了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岭南通公司”)。截至2012年12月31日,岭南通就已经实现了广东省内17个地市的互联互通,在省内12个地市实现全面覆盖,累计发卡量逾3100万张。2012年的发卡量、消费笔数、跨区消费笔数的月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.7%、2.87%、34%,增长态势迅猛,区域互通成效明显。2012年7月“岭南通-八达通”联名卡的发行,标志着粤港两地正式实现公共交通等领域的一卡无障碍通行。

岭南通公司总经理谢振东介绍:“广东各地区卡片技术存在差异,我们首先对IC卡的选型、数据接口、系统兼容性等方面制定了统一的标准,建立统一的IC卡密钥管理标准,确定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。”

为有效推广标准,岭南通提出要与合作伙伴“合作共赢”,在保持存量、提升存量、发展增量、共享增量的前提下,由地方公司自主选择卡片供应商、定价、获取利益,以此提高地方投资公交IC卡互联互通的积极性。

交通部公交IC卡技术标准实行后,会兼容岭南通标准,岭南通无需更换刷卡终端设备,只进行软件升级即可。

即将于2014年8月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南京市,也希望能借助交通部的公交IC卡技术标准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江苏省内50%以上公交卡的互联互通。杨蕴透露,目前山东、河北、安徽等省也都在积极开展基于交通部标准的互联互通。

(wangyan)


TAG:一卡通,公交卡

 

本文为网络转载文章!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之,以便进行及时处理。联系方式:Tel:020-8829 1800

 

分享到:

在线客服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