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携式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设计
作者:王文强 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推广,IC卡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金融、电信、国防和公共事业等领域。 IC卡按卡与外界数据传送的形式来分,有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两种。当前使用广泛的是接触型IC卡,在这种卡片上,IC芯片有8个触点可与外界接触。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(Radio Frequencycard),它与读卡设备之间无需接触,采用无线耦合和电磁感应方式与读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。与接触式IC卡和磁卡相比,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方便、读写卡的速度快、防水、防污染、寿命长、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等优点。按照工作频率,非接触式IC卡可以分为低频卡和高频卡两类,低频卡的工作频率为125 kHz,高频卡的工作频率为13.56 MHz。兼容ISO14443A的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频率为13.56 MHz,卡内无需电池,其工作电源由空间电磁感应所产生的感应电池提供。Philips公司的。Mifare系列非接触式IC卡兼容ISO14443A规范,具有高强度加密机制,性能优良,应用广泛。 读写器是所有IC卡应用系统的必须基础设备,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读写器都要与PC机连接才能正常使用,而且与PC机的接口一般为传统的RS 232接口。在此将讨论采用USB技术的便携式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实现方法。 1 便携式USB读写器的硬件原理 这里所设计的便携式带USB接口的IC卡读写器由微控制器(MCU)、射频发射和接收处理单元、USB接口电路、电源电路、液晶显示(LCD)模块、实时时钟以及外部Flash存储器组成。它的结构如图1所示。.jpg)
微控制器采用AT89S52芯片,该器件使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制造技术,可以通过一根并口线方便地进行在系统编程(In System Program-ming)。 2.2 RC500芯片介绍
RC500是Philips公司为Mifare卡设计的专用读卡芯片,它是应用于13.56 MHz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度IC系列中的一员。该系列利用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概念,完全集成了在13.56 MHz下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。
.jpg)
.jpg)
.jpg)
TAG:
本文为网络转载文章!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之,以便进行及时处理。联系方式:Tel:020-8829 1800
下一篇: 智能卡CA对双向网络机顶盒的影响